•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稻乡五常稻粱肥

    □文\摄 于博

    我在寻找一条河流,却一下子掉入一大片金色的稻海。我寻找的河流是条半截河,我掉入的大海是一望无际的稻海。对,半截河,全国以半截命名的河流很多,我要寻找的这条在五常市境内。五常是闻名遐迩的水稻王国,半截河,淹没在无边的金色田野之中。

    半截河,是一条小河,也是一个村子的名字。在五常县城坐公交3线车,沿着雅臣路南行至终点,便出了五常县城。放眼望去,满目金黄,那是水稻的颜色,那是半截河子村乃至五常最美的颜色。这里是五常稻花香核心产区。半截河子村和五常市大米龙头企业——乔府大院紧紧相连,就坐落在这金黄色的稻海之中,像一艘巨大的船舶在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稻海连天,不见半截河,风吹过,稻香扑鼻。抬头看,路边有一扇大门昂首矗立,上写“稻田公园”四个大字。信步走进去,成熟的水稻低头弯腰,随风摇摆,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游客。几十位农民分散其中,像个弄潮儿在稻海中游弋。他们正在挥镰收割,像个玉石匠人,把金黄的碧玉分割。又似巧手裁缝,为大地的衣服裁剪。收获后的水稻立在田中,像一个个惊叹号,又仿佛写给大地的诗行。稻田中间有一条水泥板路,路两侧树叶正红,他们风姿绰约,宛如给金黄的锦缎镶上艳丽的花边。稻海中有一座观稻亭,如同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安详地向远方眺望。登上观稻亭,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观稻亭南侧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上摆放着石磨、牛车的石雕造型,一道木制游廊架在稻田之上,曲回辗转,人们漫步其间,感受着田园风光,心旷神怡。游廊尽处,就是半截河子村。

    半截河子村的名字来源于其中的该村所辖一个自然屯——半截河子屯。半截河子屯始建于清道光26年,即1846年,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屯子前有一条河流过,这条小河发源于屯子东的一座小山,与屯西不远处的八千二老壕交汇,所以这条河就叫半截河。

    不足2000米的半截河横亘在我的面前,它没有想象中那么宽阔,那么深,它很文静,似乎带着点羞怯,它更像一条深沟。蜿蜒逶迤,一路从东山走下来,一点也不张扬。秋风把两岸的蒿草吹黄,河水也不多,只是盖住了沟底。半截河子村党总支书记杨德江说,这条河水灌溉着半截河子村大部分农田,雨季时,河水出槽,老杨用手一笔划,这里一大片全是水。半截河是半截河子村的功臣啊!杨书记感叹一句。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对半截河却充满了感激和深情。

    半截河清波荡漾,悠然地从屯前走过,不仅滋养沃土,灌溉农田,还可以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同时为村民带来欢乐和希望,因为它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没有水,一个屯子就缺乏灵气和生机。

    大凡建村立屯,都是看风水而行。这个风水不是迷信,而是村屯所处的地理位置,以有山有水为最佳。半截河子村不仅有水,而且还有山。除了半截河发源地的东山之外,屯子北还有一座杏花山。杏花山守护着五常南大门,也是半截河子村的“靠山”。有山有水,又和五常县城依偎,半截河子村即有城市的灯火又有山村的尘烟。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一边感受着现代化城市的浪漫,一边享受着田园风光的宁静。半截河子村如同一枚纽扣,系住生活的衣衫,一半是城市,一半是乡间。

    漫步半截河子村,映入眼帘的新农村美景如画。水泥路面宽阔平坦,路两边的砖房青砖红瓦,煞是气派。家家有院套,墙上画着精美的图案,内容大多是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彰显着五常的精神内涵。沿路往里走百十米,一座二楼拔地而起,古朴宏伟,堪比别墅,总造价将近170万。68岁的农民老宋是它的主人,老宋就靠种水稻和大棚发家,像老宋这样的农民在半截河子村比比皆是。杨书记自豪地说,半截河子村2018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活富裕村,全村年收入超亿,人均收入2.6万元,村民在城里买楼382套,私家车269辆,全村农民没有一户贷款的,都有存款。

    半截河,因为半截河子村而生命不息;半截河子村因为半截河而美丽富庶。我不知道半截河何时为河,可是我知道它只有流到今天才流出它的风采和价值。我更知道,半截河子村也只有欣逢盛世,才成为美丽乡村中一朵鲜艳的花朵。

    寻找半截河,半截河在无边的稻海中,在蓬勃的商海中,在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的宏图伟业中,在几千名半截河子村的父老乡亲们炽热的心中。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