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担任《功勋》总导演
    郑晓龙:被人物事迹感动 越看越入迷

    生活报记者 吴海鸥 王雪莹

    催泪、高燃、创新,这是许多观众在看完东方卫视热播剧《功勋》后给出的评价。作为该剧的总导演,曾执导过《金婚》《甄嬛传》《红高粱》等作品的郑晓龙,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当时广电总局的领导希望他能接下这个任务时,他心里是有些打鼓的,就没当场答应。“我把一摞功勋人物的材料抱回家,这一看就扎进去了,越看越入迷。原来他们的事迹如此吸引人,我真真切切被感动了。”

    演员好找 编剧采访“难”

    “为获一手资料下了一番功夫”

    过了20天左右,郑晓龙和广电总局领导又聊起了《功勋》的创作。“我就开始给他们讲这部剧应该怎么拍,越聊越兴奋,越聊越深入。他们一听,你功课做得这么细致,那肯定得你来当总导演啊。就这么着,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郑晓龙透露,对于剧中演员的挑选格外慎重。广电总局给了四条标准,即德艺双馨、形神兼备、演技高超、功勋人物本人同意。

    事实上,在选择八位功勋人物饰演者的问题上并没有做过多的纠结,反倒是编剧的采访不是一帆风顺。“你想,功勋人物们的年纪都挺大了,几乎都在90岁以上,他们的精力不足以应对长时间采访。而且他们通常很少谈自己的事迹,总是强调别人的功劳,几乎每个组都遇到了这个现象。功勋人物们希望主创不要光写他们,而要把集体写进去,所以导演和编剧为了获得一手资料,下了好一番功夫。”

    严格按真实生活逻辑创作

    “拒绝伪激情、伪崇高、伪忠诚”

    郑晓龙说,整个创作过程“一头一尾”是最难的。为此,他遵循了几个标准。第一,是有限的集数内对故事有所取舍。“最初广电总局定的是每个人的故事拍5集,总共不超过40集。后来我考虑到电视台的排播,经过协商定为了每人6集。篇幅有限,人物的阶段选取就变得特别重要,所以我的要求是尽量表现人物的高光时刻。”第二,这部剧一定要说清楚的是他们为什么是功勋。第三,要全部采用现实主义的拍法,按照真实的生活逻辑创作。服化道、场景,包括人物的语言都必须真实反映出那个年代的特点,拒绝伪激情、伪崇高、伪忠诚。“每个导演和编剧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我们尊重差异性,导演用插叙、倒叙、闪回都可以,编剧用个性化的剧本结构也可以,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是最基础的统一要求。”

    做人物特效花了小半年

    “用功勋们照片一点点抠的”

    《功勋》是集体创作,每个单元中有不同的编、导风格。但郑晓龙认为,毕竟是一部剧,总得在某些地方凸显整体性和统一性。“片头就是最佳选择,片尾我都可以交给他们自由发挥。”郑晓龙透露,演员从远处向镜头走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变老,最终成为真实功勋的模样,这个片头创意早就有了。“我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第一,演员不是功勋,而是演的功勋,这种方式是对功勋本人的一个尊重。第二,我希望通过这个片头将演员和功勋的距离拉近一些,从观众的第一眼开始就对他们产生心理暗示,不至于太隔阂。”

    想法挺好,但真正做起来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先找特效公司。别说,因为近年来老有问题艺人参演的剧目需要处理,所以现在特效公司的‘换脸术’做得可真棒,真能把一个人的脸拿掉之后换成另一个。我们把这八位演员召集到北京,把每个人走过来的镜头都拍好了,并开始进行三维扫描。但这时最大的问题来了,功勋人物们不可能也来这儿走一遍啊。怎么办呢,只能用照片了。一开始让家属拿照片,后来发现都不能用,因为清晰度不够,最后用的其实是给他们颁发勋章时的照片。有了图片后再开始给每个人建模,特效公司照着型一点点抠,从头发到面部纹理,每个细节都要到位,光这个工作就用了小半年。”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