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弥足珍贵 历史首次 纪念萧红诞辰110周年——
    12件萧红书信真迹集中亮相

    14日,农历端午,文学“洛神”萧红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静静的呼兰河畔,一大早就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为萧红而来——由黑龙江省萧红研究会举办的纪念萧红诞辰110周年主题展及座谈会活动,在这里举行。

    萧红书信手迹。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桂英摄

    黑龙江省萧红研究会副会长、北方文艺出版社社长、萧红的侄子张抗,作家、学者、原文津出版社副总编辑、端木蕻良的侄子曹革成、曹建成,资深媒体人、木刻家、萧红友人冯咏秋之子冯羽,萧军长孙、斑马谷文化公司总裁萧大忠,萧红友人、革命烈士金剑啸的外孙女李粤,及数十位萧红相关研究专家、作家、艺术家以及读者代表一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行人首先来到位于呼兰西岗公园的萧红纪念碑前,向文学前辈鞠躬致敬,为萧红的青丝墓献上鲜花;然后移步萧红故居纪念馆,参观在这里举办的以12件萧红书信真迹为主体的萧红主题展,追思往昔,交流研讨。

    为此次纪念活动筹备了近一年的省萧红研究会副会长、省图书馆萧红文学馆执行馆长章海宁激动地说:“我个人认为对哈尔滨来说,应该铭记两个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人物,一个是萧红,一个是伍连德。萧红不仅是黑龙江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也是哈尔滨最重要的人文坐标,不仅因为萧红曾生活在哈尔滨,她还为这个城市写了《商市街》,让这座城市与中国现代经典作家有了更深的文脉联系。我们常说的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化人用什么东西来化,就是要通过读她的经典作品,回顾她不平凡的人生,感受作家的魅力来化。今天我们借助萧红出生的日子回到萧红的故居,通过举办纪念活动这样一个形式,向所有萧红的读者来昭示我们黑龙江是如何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一个作家对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让更多人了解萧红,走近萧红的世界。”

    纪念活动的重头戏是在萧红故居内举办的萧红主题展。本次展览预计展出七天,内容丰富,展品异常珍贵。展品中有萧红的12封亲笔书信,这12封书信都是价值非常高的,每一封拍卖价值都在几十万以上;同时还展出了鲁迅、茅盾、胡风,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批东北作家如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罗峰、白朗等当年跟萧红共同战斗过的那些文友的手迹;展览还有萧军的几十封书信,这也是非常难得的。萧红的手迹很少公开展出,此次展览是萧红的手迹在国内一次性展出最多的一次,其中有萧红的亲笔书信真迹12件,包括萧红致萧军书简11件,1938年萧红致高原书信1件。

    此次展览的真迹书信由收藏家、黑龙江大学博物馆馆长臧伟强和王梓端等人提供。

    臧伟强向来宾介绍说:“今天的展览很独特,是在萧红故居里面,可以说是萧红回家了,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呼兰家乡。现场展示的萧红的12封亲笔信,其中有11封载入到《萧红传》中,可以说是名作。除了以往在拍卖会上亮相的三封书信,其他从来没有面世过。这些书信,以往大家在各种刊物、图书中见到的都是文字记载,作为真迹这次是首次面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938年萧红写给中学同学高原的。这封信从未以真迹面世,《萧红传》里提到了这封信上面的重要的一句话‘不久我就到了潼关,一周我们就见面了’,但是谁也没看到这句话是怎么表现的,通过这份真迹,我们知道它是以毛笔形式表现的。这是极为珍贵的,很多人都在寻找这封信。除了12封信,还展出了1934年6月的一张大北新报,这上面有从来没披露过的萧红的一张照片,当时见到真迹时我们都很震惊。”

    本次活动还在萧红故居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翟文秀创作的《呼兰河传》系列剪纸作品,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陈行哲老师创作的系列摄影作品,通过剪纸和绘画讲述萧红的文字和故事。剪纸创作者翟文秀说:“我热爱萧红,敬仰萧红,所以用我力所能及的方式宣传她,歌颂她。今天是她诞辰110周年,我特以百幅剪纸《呼兰河传》向她致敬!”

    特意赶来参加纪念活动的萧红之侄张抗在纪念座谈会上说:“今天有幸参加这个活动我心里特别高兴,臧伟强收藏这些作品确实是用心良苦,我看了之后感觉特别温暖,我觉得主办方用心把萧红和文人前辈们的书信流传下来,对我们现在的人是个很好的启迪,这是对文化的激励和传承。”

    当天的纪念活动还有许多自发前来的萧红爱好者参加。现场一位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天是我第二次来了,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萧红一生命运多舛,但是文学作品是非常有厚重感的,她是我的偶像。”采访之际她不停的说“她太苦了太苦了”。文学爱好者高俊平说:“通过《呼兰河传》,以及萧红与鲁迅的通信,我对萧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说那个时代造就了她孕育了她,要是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我想她会更优秀。时代造就英雄,和萧红比,我们太幸福了。”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column.name} - 黑龙江新闻网
    重点推荐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