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月球轨道空间站的五大挑战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作者:皮埃尔·伊夫·波克特
2019-01-04 15:30:10

demo.jpg

太空站内景示意图

 一、在太空搭建空间站

我们将借助正在建造的美国重型火箭SLS将空间站的不同部件送入太空。首先,在2020年前后发射推进舱,随后发射生活舱、实验舱、服务舱……我们将这些部件置于通向月球轨道的转移轨道,在那里以对接的方式将部件组装成整体。尽管我们已经使用了这一技术成功组装、补给、维护国际空间站以及轮替宇航员,但要在月球周边进行相关操作仍是一大考验。“月球轨道相对特殊”,法国航天航空研究中心运载火箭项目主任热拉尔·奥尔多诺指出,“月球轨道并不在地月面上,这会加大导航和操控的难度。”换言之,来自地球的部件和空间站的运动轨迹并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我们需要额外能量同步它们的轨迹和对接速度。而我们还从未在此条件下尝试如此精确的操作。

二、物资补给

我们将向空间站派遣4名宇航员。他们需要氧气、水、食物和服装……“每人每天大概需要7千克物资,4人每年共计约10吨物资。”贝尔纳多·帕蒂估算道,“对于国际空间站,这不难,但对于月球空间站,特殊补给将是一大考验。”“我们无法像为国际空间站那样每月为它进行补给,这将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弗朗索瓦·斯皮艾略坦言。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闭环,在“生命保障”方向做出更大努力,例如,尝试在空间站循环利用空气和废水。为此,一项新技术自今年夏天起,在国际空间站被投入测试:空中客车公司为ESA研发的这一“高级闭环系统”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随后二氧化碳会和氢气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而水,既可直接使用,也可电解成氧气。Air bus方面认为:“这套系统能够节省来自地球的物资。”如果得到验证,ACLS将成为ESA对整个计划的又一贡献。物资补给的另一挑战在于,必须预防微生物感染:因为失重和密闭环境都有利于部分细菌繁殖。

三、推进器

空间站将被送入一条被称为“光晕”的晕轮轨道,其近点距离月球1000千米,远点距离月球20000千米。然而为了完成多项任务,它还必须具备变轨能力。对于如此庞大的航天器,这种能力史无前例:月球空间站虽小于一直驻留同一轨道的国际空间站,但它依然重达数百吨,因此必须装备强大的推进系统。NASA也坦承:“这是亟待攻克的一大难题。”因为运载火箭的化学推进器需要成吨的推进剂,而将它们送入月球轨道的成本十分惊人。于是NASA选择了另一方案:发射卫星常用的太阳能电力推进器,这是一种可以电离氙分子、借助电场将它们加速并喷射的霍尔效应发动机。“完成同一操作,使用电力推进器只需消耗十分之一气体,因此能够节省火箭的载荷。”ONERA的推进器专家丹尼斯·帕肯分析道。

四、辐射防护罩

在太空里,器材和宇航员都暴露于辐射之中。若是暴露过度,甚至会致命。当毫无征兆的太阳磁暴发生时,辐射将增加1000倍甚至10000倍。好在国际空间站不仅受到“天然护盾”地球磁场的保护,如果发生强烈磁暴,宇航员还能躲进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借助它厚实的防热盾(用于重返大气层)躲避辐射。然而月球周边没有磁场,我们只得另寻他法。“月球空间站受到的辐射与前往火星一路上受到的相当。”ONERA太空辐射环境研究室主任塞巴斯蒂安·布尔达里指出。针对器材保护,我们自有解决办法。“防护罩会增加设备的重量,因此我们倾向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验算和控制:器材出问题之前,我们就会发现异常。即便辐射很强,这种方式依然行之有效。”布尔达里补充道。然而为了保护宇航员,我们只得借助厚重的防护罩吸收射线。辐射的种类很多,每种辐射都需要相应材料对其进行吸收;铝、水、铅……此外,粒子撞上防护罩后,还可能激发出次级粒子,这种情况有时也非常危险。

五、紧急撤离

当我们距离地球38万千米而不是400千米的时候,紧急撤离就会变成一个尤为棘手的问题。如果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遭遇不可抗力(失压、重伤……),他们可以立即钻入持续待命的两艘“联盟”号飞船,只需要大半天,就能返回地球。“一旦有危险,我们就会动用这两个大宝贝。”弗朗索瓦·斯皮艾略概括道。在月球轨道,我们当然也可以进行类似操作,将“猎户座”飞船当作救生艇作用。然而航程将会长达3天至10天——这取决于空间站所处的位置。“风险”和“紧急”的概念必将重新定义:如果宇航员急需手术,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已在国际空间站进行了多项测试。托马斯·佩斯盖在执行派遣任务时,还进行了一次远程超声波扫描实验:医生在地面上远程操控超声波,实时观看宇航员的器官影像。我们因而可以设想,医生在地面上以同一方式远程操控空间站的机器人进行外科手术,只不过,在月球附近,完成数据交换需要好几分钟,所以无法使用这项技术。这令斯皮艾略坚信:“我们需要开发更具自主性的医疗系统。”

(摘自《新发现》)

(编辑:李树泉 责编:赵宇清)

dem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