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情”汇聚出“大变化”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作者:马冬君 记者 张桂英
2019-10-18 10:48:05

省农科院驻村帮扶工作队帮助兰西胜利村脱贫记

“晴天硬邦邦,雨天水汪汪,种啥啥不长,一片野草荒”——这段顺口溜,是对兰西县远大镇胜利村耕地的真实写照。虽然距县城只有10.5公里,但由于90%以上是低产田,贫穷的帽子一直压在“胜利村”的头上。直到2017年春天,省农科院的三名中青年科技骨干——钟鹏、孙忠义、康昕彤来到这里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从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三位“科研人”抱定要让“胜利”换新颜的信念,充分发挥省农科院科技、人才优势,从小事做起,从实事抓起,渐渐地温暖了百姓心窝,赢得了群众信任,胜利村踏上了可喜的变化之路。

小产业托起大希望

初到胜利村,百姓的贫困生活让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三位“科研人”晨访农户,夜谋策略,了解困难,倾听心声,终于找到了“病根”——村里有着天然的草原和林地资源,但由于群众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无法形成像样的产业。工作队当即对症下药,制定出庭院经济、种养结合的发展方案,他们从小产业入手,帮助48户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养殖小笨鸡2160只,大鹅1200只,同时种植帚用高粱、秋葵、苦麦菜、甜瓜等经济作物。

在工作队的支持下,贫困户马永林捡起丢了快20年的手艺,将种植的0.2亩帚用高粱制作成扫帚、炊帚、盖帘等生活用具,收入2000余元;村民刘庆兰养鹅赚了3000多元,还住进了改善房;村民孙道川养小笨鸡,纯收入8000余元;王青山养大鹅,纯收入3500余元……48户贫困户平均户增收入1500元以上。小产业让贫困户腰包鼓了,日子好了,生产生活有了内生动力,他们重拾的除了即将失传的老手艺,还有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小项目引来大科技

在省农科院的支持下,中央引导地方项目——蛋鸡肉鸡绿色产业链构建项目落户胜利村。过去,村上只有张凤强一家蛋鸡养殖户,规模不足1000只,产蛋率不到80%。有了项目扶植,目前养殖规模已发展到6000只,平均产蛋率达到96%,年利润18万以上。趁热打铁,工作队又帮他成立了胜利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示范带动,该项目共带动周边20户贫困户,掌握了绿色饲养管理技术,每人每年可分得公益性岗位补助1000元。

两年来,工作队与省农科院专家先后6次对胜利村贫困户和种养大户进行专题技术培训,20余次现场指导,手把手传授种植和养殖技术,面对面答疑解惑,让广大村民在家门口学到了实用技术,增强了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心。

小资金解决大难题

为帮助胜利村尽快脱贫,省农科院每年都为该村拨付11.8万元的春播互助基金。尽管这笔钱并不多,但由于用的科学,不仅很好解决了贫困户常年依靠高利贷种地的难题,还改变了部分贫困户“坐在炕头打小牌,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消极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

通过“春播互助”基金,工作队为41户自种耕地的贫困户集中采购玉米种子和肥料,由于是集体采购,价格实现了优惠,这让一直处于弱势的贫困户非常振奋。同时,工作队采用“富户帮穷户”的邻里友爱帮扶方式,帮助贫困户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并在全村范围内,建立了邻里互帮互助、友爱、和谐、温馨大家庭的新风。通过反复的“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思想教育与引导,如今在胜利村,“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扶贫方式彻底实现了从“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

小举措扶出大志气

为进一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工作队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机制,通过设定公益岗位,发放鼓励资金等“小举措”,激励贫困群众多干多得,共同建设美丽家园。2018年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84人中,弱劳动能力或半劳动能力的138人都参加了公益岗位或发展庭院经济,每人每年获得1000元岗位工资。

为拓宽胜利村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工作队建立了“胜利村爱心农家产品订购群”,帮助贫困户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积极动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广大干部职工购买,仅2018年春节期间,全院300余名干部职工就订购小笨鸡、大鹅、粘豆包、绿色杂粮等农产品1100箱,销售额16.8万元。

一系列的“小举措”,扶出了胜利村贫困群众自己动手拔穷根的大志气,纷纷表示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拔出“穷根”,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美好未来。两年多来,三位“科研人”的真心帮扶,700多日夜的相濡以沫,更是让胜利村人与工作队结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