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装备制造业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能力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丽萍 王勇刚 孙浩天
2020-01-22 17:21:25

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拉动经济增长的前提,更是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国际地位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在“四个安全”的基础上,增加了“产业安全”,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对我省完备的工业体系、一大批国之重器和国宝级企业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石油、石化、机械、电力、煤炭、冶金等主要行业生存发展所发挥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也对这些装备制造业企业再立新功寄予了殷切希望。

一、我省装备制造业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具体作用和制约因素

具备打破行业垄断的能力、具备填补产业体系空白的能力、具备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关键技术仍有短板、政府服务仍有提升空间、市场需求空间增长有限

(一)打破垄断地位,破解“卡脖子”技术,有效解决国家工业门类和重大技术“有没有”问题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3研究所在舰船动力的科研、实验、设计、开发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哈飞工业集团在直升机、通用飞机、先进符合材料构件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航发东安在机械动力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突破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哈电集团自成立以来在火电、水电领域创造了多次的“中国首台”和世界之最。中国一重自主研发的石油加氢反应器等专业技术装备打破国外垄断地位等等。

demo.jpg

60多年来,我国发电设备实现了从第一台单机容量0.8兆瓦机组,到如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1000兆瓦机组的飞跃。哈电集团一台9米立车见证了这一过程。

(二)维护国家产业体系完整性、产业结构合理性,有力解决国家行业门类“全不全”问题

中国一重为能源、电力、石油等行业及国防等多个领域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设备和服务。齐中车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主导我国铁路货车三次重大升级,生产的铁路货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开启了我国铁路货车重载新时代。东安航发在设计研发、配套、制造、试验等领域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齐二机床服务范围涵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

(三)稳固产业链核心地位、价值链核心位置,有序解决国家行业门类“强不强”问题

哈电集团的火电产品占全国国产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为28个省区市近300座电厂提供发电机组,并出口到多个国家。齐中车铁路货运整套系统为我国铁路运输“多拉快跑”提供重要支撑,累计向澳大利亚、新西兰等30个国家出口各型铁路货运车数万辆,助力我国铁路货运效率成为世界同行业的领头羊。中国一重实现了核技术主要大型锻件国产化,在大型铸锻件领域不断创新,有效填补了涉及国家安全重点行业、核心产品的技术空白。

demo.jpg

中国一重盾构机发运仪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企业层面,关键技术仍有短板、相关人才匮乏严重、研发资金不足、平台质量不高。政府层面,资金补贴不够灵活、创新奖励有待完善、政府服务仍有提升空间。市场层面,国外重大装备市场竞争激烈、国内重大装备市场需求空间增长有限、新产品进入市场后价格战影响企业利润、基础类装备制造业企业盈利空间十分有限。


二、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维护国家产业安全能力的对策建议

与工业强省、百千万工程等规划衔接;强化金融、人才、技术支撑;加强政策保护和行业监督

产业安全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我省要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优化政府职责体系”要求,补短板、强弱项,更好地完成产业安全重要使命。

(一)做好规划衔接

1.与“工业强省”规划紧密衔接。以发挥支撑国家行业门类“强不强”作用为方向,结合工业“433”新体系,加强对四大战略性产业中高端装备、新材料领域和三大基础性产业中传统能源领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支持。

2.与“百千万”工程编制紧密衔接。以发展支撑国家行业门类“全不全”作用为方向,以百亿级重点企业为龙头,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企业整体实力持续增强。

3.与“高质量”发展紧密衔接。以发挥支撑国家工业门类和重大技术“有没有”作用为方向,积极构建区域性协同创新体系,加快相关企业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对接,以重大技术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

4.与“十四五”规划编制紧密衔接。将“产业安全”作为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坚持宏观层面提高分量,微观层面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持续深化改革,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进一步激活各市场主体活力。

(二)坚持分类施策

1.创新金融支撑。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企业层面的应用,结合企业所处行业、产业所处发展阶段,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按照规模提升、产能提升、技术创新等实际需求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鼓励引导保险机构针对科技创新探索开发相应的险种,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合理引导社会资金在装备制造业企业与其他实体、虚拟经济中的科学流动,防止发生制造业资金链断裂、行业过冷现象发生。

2.强化人才支撑。针对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重点行业、重要企业、重要岗位给予相应的人才倾斜政策;对涉及国家产业安全的技术人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重要人才加大奖励激励,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将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和提升作为重要内容,在教育资源、资金分配上发挥风向标作用,完善考核方式,坚持结果导向,继续加强产业工人职业教育培训,鼓励企业和对口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高质量对接,稳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加强重大装备技术协同攻关。建设以中国一重等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国际国内装备制造业企业、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创新平台,以产业化、协同化、市场化为方向,重塑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健全完善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重点围绕全国和我省相关企业的“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基础研究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推动装备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提升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立区域内常态对接机制,形成需求与供给的稳定精准对接,鼓励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对下游企业开展技术标准类点对点服务,以产业链的质量标准提升更好地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三)加强政策保护

1.提高装备制造业国产化保护支持力度。积极恳请国家部委通过减税等方式鼓励用户企业优先采购国产化、成套化设备,鼓励用户企业与生产企业加强产品信息反馈,推动制造工艺的修正和创新,切实增强生产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研发生产水平,尽快缩小、弥补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不断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国家和省级层面应为这些企业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支撑,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领域合作框架签订等方面,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最大程度减少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

3.加强第三方政策评估。坚持问题导向,组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政策评估,坚持企业主体地位,重点围绕企业的政策知晓度、获得感等情况,以及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评估工作,科学、客观地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四)加强行业动态监测

1.建立产业安全监测组。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统计、市场监管、税务等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智库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小组,对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涉及的相关装备制造业企业全产业链运行发展质量进行动态监测。

2.建立科学的预警体系。在加强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国情省情企情社情、符合国际研究惯例的评价方法,构建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重点从市场角度剖析产业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从创新角度剖析静态产业安全和动态产业安全,从开放视阈剖析封闭产业安全和开放产业安全等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