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鸣雁:我省重患年龄偏大且大多伴有基础性疾病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作者:文/记者 谭湘竹 摄/记者 张澍
2020-02-23 15:36:11

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每日连续工作12个小时的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鸣雁虽然很疲惫,但看到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经过数日的运转,有15名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转”进了过渡病房,让她感到这些天夜以继日的工作,很值得。

demo.jpg

集体智慧独创“过渡病房”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救治中心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让15位患者转危为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还有44位患者在ICU里面,我们一丝一毫不能放松,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在略感欣慰的同时,赵鸣雁还是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重症医生的原则就是不放松一丝一毫,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病人生命,不留遗憾。”

为了让医疗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经过这些天的摸索,赵鸣雁和她的“战友”们独创了“过渡病房”,把病人按照病情的轻重做了分级管理,危重症病人的区域由最专业的ICU护士护理,重症病人的区域由ICU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混搭”护理,过度病房由普通的护士护理。分级管理让整个治疗过程、监护和护理比较有针对性,能更科学、更个体化的救治患者。在ICU里呼吸状态趋于平稳,各项生命指标趋于平稳的患者,就会转到过渡病房,节省下来的ICU床位可以接收更多重症病人。

据赵鸣雁介绍,ICU目前有48个床位,在ICU外面设置过渡病房有56个床位,过渡病房的医生以呼吸科为主,也配有监护设备。有了过渡病房,可以让好转的重症患者在接受监护的同时,节省有限的ICU医疗资源,如果病人在过渡病房病情反复可以随时返回ICU,如果在过渡病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检验,病情好转最终就可以转出救治中心。

demo.jpg

打响生命保卫战  不遗余力抢救危重病人

“省里成立重症救治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重症危重症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提高生存率。”赵鸣雁说,救治中心成立以来,大家都拼尽了全力,几次在悬崖边上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目前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都保持平稳。

2月16日,我省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神经外科手术在成功进行,挽救了一名突发大面积脑梗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18日至19日晚,先后两次启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及时抢救两名危重症患者。18日,为东北地区首个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了IABP植入术和冠状动脉造影术,让一名突发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病情得到迅速缓解,不仅心脏问题得到解决,新冠肺炎症状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国内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最先进的手段,我们都用上了。”赵鸣雁说,省卫健委找到了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的血浆,救治中心对康复者捐献的血浆进行了严格的检查,选择适合的病例,已经对1例患者进行了输入治疗,目前,患者临床表现良好。

虽然辛苦,但一切向好,医护人员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抗击病魔的坚固防线。每日点点滴滴的小“胜利”,让赵鸣雁看到了希望的光。

特别呼吁:把基础性疾病控制住  不要让小病“拖”成大病

这几天,救治中心的专家们和凌峰院士共同进行了一个远程的“隔空”会诊,参加会诊的还有广东省重症医学科专家和国内知名的中医学专家。经过病例梳理,专家们普遍认为,我省的重症病人群体与其他省份重症群体不同,在救治中心的重症患者80岁以上的有十几个,七十岁以上的也十几个人,平均年龄为66岁,整体年龄偏大,大多伴有慢性肾衰、脑梗、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赵鸣雁说,“我省地处寒冷地区,心血管病高发,呼吸系统疾病在国内也属于高发,百姓肺部疾病患病率较高,如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等,疫情期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一定要按时吃药,把基础疾病控制住。”

黑龙江的一些老人总是怕给儿女添麻烦,往往会把小毛病拖到比较严重的时候才去医院,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这让赵鸣雁感到无奈又心疼,她特别呼吁,每个人的定期体检非常重要,有不舒服要去看医生,尤其是老年人,有小毛病千万不要“忍”,把身体的小毛病都扼杀在“摇篮”里,不要让小病“拖”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