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脱贫攻坚渠道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作者:金永库
2017-08-22 09:57:10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最难实现的就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这个目标,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贫困人口多,促农增收、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对此,我们必须从省情出发,认真分析农民收入状况,坚持问题导向,寻求实现贫困地区持续稳定脱贫致富的路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有效供给质量,基本支撑是绿色可持续发展,衡量标准是农民增收。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恰好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现实路径。

一、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面临两大难题

我省现有常住居民3812万人,其中农村常住居民1570.5万,占比58.8%。贫困县常住居民211万,占农村常住居民的13.4%。据统计,2015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0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5元,仅为城镇居民的45.8%,还不到一半。从增速上看,2015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7%,也高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近1个百分点。因此,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分析我省农民收入状况可见,当前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艰巨,两大难题待解。

一是农产品结构性过剩致使农民持续增收难。随着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粮食库存积压严重,国内外价格倒挂,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发生较大变化,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尤其对我省这样一个有2.2亿亩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业生产大省,农产品对接市场能力不强,影响程度更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新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库存积压严重,2016年国家对粮食收储政策调整,粮食价格低迷甚至下滑,而生产成本却在攀升,利润空间大大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持续增长预期下降;畜牧养殖业发展经营,受市场发展需求和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影响,整体综合效益不高,经营收入持续增长后劲不足;国家发展面临全面转型换代升级,农民工就业与用工单位需求匹配度低,就业难度加大,且持续就业时间短,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可能性较小;我省耕地规模大,受市场需求、农机装备、种子储备和其他综合生产服务等方面影响,种植业结构调整不会马上到位,尤其我省地处高寒地区,农作物生产受限多、成本高,调整难度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新问题。

二是区位环境差、经济基础弱,导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难。近年来,我省先后实施多项扶贫开发战略,扶贫减贫成效显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扶贫开发已经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而目前我省尚有国家和省级贫困县28个、贫困村1778个未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3.7万人,且这部分地区、这部分人口的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本高,难度大、见效慢。主要表现在:贫困县所在区域大多生态环境恶劣,且较集中分布在我省西部风沙干旱、中部盐碱贫水、东部低洼易涝地区,历史上就是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能力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这些地区贫困户收入低且不稳定;贫困县地处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且建设欠账较多,群众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高,正常支出大,制约发展;贫困县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是农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弱、二三产业不发达、财政收入低,贫困户充分就业条件差,工资收入相对较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发展资源占有率低,主动发展创业意识差。

二、助推农民增收脱贫的路径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我们必须坚持市场化导向,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助推农民增收,促进脱贫攻坚。

一是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结合各地发展实际,统筹调整优化粮经饲种植结构,稳定并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极力减少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绿色(有机)鲜食玉米、饲用玉米和青储玉米种植;扩大优质食用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中草药、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扩大苜蓿等饲料作物种植;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扩大食用菌、蔬菜种植。并对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提档升级,把地方特产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通过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调减过剩产品,增加短缺产品,做到产品好、销售畅、价格优,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是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挥我省饲料充足优势,以“两牛一猪多禽”发展重点,坚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实现过腹增值。因地制宜发展草食畜牧业,进行森林猪、鸡、鸭、鹅等特色养殖;发展壮大林业经济、林下经济。同时要适应现代消费需求个性化、小众化趋势,发展特色产业。比如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以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度假农业和都市农业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游,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对适应贫困人口从事发展的产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还应该进一步鼓励与支持,实现增收目的。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延伸产业链,且实现全链条升值,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创造让农民在更多环节分享收益、增加收入的条件。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等,做实互联网+农业。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农业、互联网+绿色(有机)农业、互联网+营销等,为农业生产、加工、物流、服务相互融合发展提供载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方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四是把握市场脉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安全食品。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在最适宜的地方生产最适宜的产品,成本低、产出高,且品质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品牌,将区域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要发挥我省区域资源优势,将食品安全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把增加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加强生产过程监管和产品质量追溯,生产消费者放心产品。要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循环经济,推广发展“鸭稻”、“蟹稻”、“鹅玉”等绿色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产出效益。

五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各资源要素潜力,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更加高效、更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供给体系。要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整合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开发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方式,适应农业由量变到质变的大趋势;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支持以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业服务组织等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粮食处理等经营性服务组织;要积极推动鼓励科研人员、大学生、新型农民等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创业,在生产、营销过程中创新展示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创新发展,引领和带动农民创新创业,持续增收。

六是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精准扶贫既要面向基层、帮扶到户到人,又要着眼于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实现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精准扶贫。突出需求导向,实施“一村一策”“一地一品”,宜种则种、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助力扶贫对象精准受益。对国家重点贫困县,要加大区域综合扶贫力度。加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帮助生成“造血”机制,以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脱贫;加大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对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地方,要连片制定规划,在扶贫资金、项目向贫困户倾斜的基础上,实行整乡、整片扶贫攻坚的整体推进,提升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规模效益。

三、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一是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可循,市场需要变化与有效供给匹配的不确定性,预示着市场存在风险,需要提高判断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农民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产品生产主体,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学习提高对市场研判能力,让农民更多参加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携众智应对市场变化需求,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实现增产增收,避免丰产不丰收情况发生,挫伤农民发展生产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领导干部要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袖手旁观,要重点强化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持。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注意培育和总结推广典型,善用典型引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用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升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除陋习树新风,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利用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持农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地关心支持贫困人口生产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四是防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躁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是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要的根本性转变,要充分认识其复杂性和艰巨性,要防止改革“急躁症”,积极面对改革困难和挑战,凝心聚力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尤其在“十三五”脱贫攻坚期,我们必须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稳定实现脱贫是全社会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农民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长效机制,务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扶贫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