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雄的名义“塑”说“雕”琢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作者:徐亚娟 陆少平
2019-04-18 18:16:03

demo.jpg


择一事,爱一生。这可能就是青年雕塑家李平的写照。从城市雕塑到把目光聚焦到抗联英雄雕塑上,一凿一刀雕刻着时光。十年,不短的时间,《赵尚志将军》《夏云阶将军》《冷云碑》等100余座抗联题材作品、一座座抗联指战员们的雕像成组成群,就像丰碑屹立在英雄们战斗于斯、长眠于斯的黑土地上。

日前,笔者来到佳木斯市见到了“为抗联英雄塑像”的李平。

李平站在佳木斯市创业孵化园“李平雕塑艺术工作室”门口,看起来像一个在校实习的大学生,淳朴实在的样子似乎就是邻家大男孩。推开工作室的大门,当他和眼前那组雄浑悲壮的《东北抗联千里西征》雕塑作品“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体会,他的朴素中蕴藏着执着,谦虚中浸透着自信。

demo.jpg

2008年,23岁的李平从北京回到故乡佳木斯市,成立了李平雕塑工作室,同时注册成立了佳木斯市东极丽景景观雕塑艺术有限公司。如果按照时间节点来推算,2001年入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2003年第一件代表作品大型壁画《阳光》系列在北京面世,2003年成为中央美院雕塑工程部实习生,2006年雕塑设计作品《同一个世界共一个梦想》获北京奥运国际雕塑征集佳作奖,《射》获得优秀奖,《大中华》获得集体一等奖。从16岁到23岁,7年的时间,李平完成了学业,创办了公司,独立和合作完成了上百件雕塑作品。他完成了一个少年从家乡启程,在北京求学奋斗,满怀理想重回家乡的成长历程。也是在这样的梳理过程中,我们惊喜地看到一个雕塑艺术人才脚踏实地的成长之路。李平说,跟别人比,自己从来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自己肯定比其他人勤奋。

回到家乡的李平,开始用更多的时间来研读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城市。从工艺上的匠心到思想上的确立、情感上的投入,让雕塑作品和城市的历史文化气息相融合,让雕塑作品和这座城市的脉搏同频跳动,成为城市之眼,家乡之魂。

demo.jpg

2008年,佳木斯市沿江十里景观带东段建设知青广场,面向社会征集“知青广场”的雕塑设计方案,80后的李平,能否理解那个已经远去的时代,担起知青广场这样复杂的主题雕塑设计?他每天放着知青时代的歌曲,翻看知青文学作品……那些在歌曲和文字中流淌的思路最后汇集到一起,一头倔强的垦荒牛出现在他的设计图上,《开创新时代》诞生了。该方案通过审查后,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出现了,全国知青代表将汇聚佳木斯参加首届知青节,同时要观摩知青们捐建的知青广场。留给李平这座15米高的不锈钢、大理石、铸铜混合材质的雕塑建筑的施工时间只有45天。因为运输问题,他不得不一再调整施工方案,把石材从北京运到佳木斯施工现场加工制作。自此开始,李平每天早晨4点准时带着50多个石刻工人在现场雕刻,每天工作14个小时。经过40天的努力奋斗终于全面竣工。李平和他的团队得到社会业界的认可,作品获得当年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工程项目年度大奖。

demo.jpg

同年,佳木斯市政府面向社会征集,赠予友好城市——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市的雕塑方案,李平设计的象征着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结》方案中标,得到中俄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这件作品至今屹立在哈巴罗夫斯克市中心广场。

2012年,李平完成了大型雕塑《抗日英雄冷云》的创作,抗日英雄故事《八女投江》中指导员原型冷云的故乡是佳木斯市桦川县。这部作品高4.5米,宽18米,材质为花岗岩,人物为胸像造型,底座为水纹造型,寓意冷云精神融入了这片土地和江水,后面浮雕为八女投江的场景,英雄冷云神情坚毅,视死如归,再现了当年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情景。这幅作品屹立在桦川县沿江公园冷云广场,已经成为当地著名地标。这部作品让英雄女儿魂归故里,成为故乡亲人凭吊瞻仰英雄女儿的寄托。

demo.jpg

2017年9月,李平组建了6人的创作小组,10人的资料小组,历时半年时间,完成了架上组雕《抗联千里西征》的创作,获得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扶持基金50万元,作品画面中呈现了士兵、将军、老百姓等120余人,有9组故事贯穿其中,再现了完整宏大的战争场面。

目前,李平正在全力投入《抗联千里西征》大型石材组雕作品的创作,这套大型雕塑是原架上雕塑《抗联千里西征》的扩大版,其中最大的一座长50米,高14米,全部作品预计在2020年完工,2019年4月份开始安装该项目的第一组。这套设计方案得到了社会资本的投资,整体投资达2千万元,即将落户在汤原县国家原始森林公园。

2009年至今,李平创作了《汤原会议》《赵尚志将军》《夏云阶将军》《冷云碑》等100余座抗联题材作品。

demo.jpg

李平说,10年的时间,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抗联题材作品的创作中,抗联题材已经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他要带领团队深入挖掘东北抗联先烈的事迹,把那些遗失在历史一隅的抗联英雄们都做成雕塑,让更多的人知道抗联、了解抗联、传承抗联精神。今年是建国70周年,他要以一座免费公益的、占地3000平方米的抗联雕塑展馆向祖国献礼,同时要把自己多年来创作的抗联作品微缩版展示出来,通过展览、展示等活动来推动抗联文化的传承。

(编辑:杨铭  责编:晁元元)

demo.jpg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天鹅》 共享文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