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科普志愿者进课堂”深受学生欢迎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2018-10-09 12:00:06

(本文由黑龙江省科协与黑龙江日报客户端联合发布)

“毛毛虫怎样找到食物?”

“为什么有的毛毛虫是绿色,有的毛毛虫是红色?”

“毛毛虫胖胖的身体里,都有什么?”

“蝴蝶是怎样长出美丽翅膀的?”

听到这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哈尔滨市花园校五年八班的孩子们简直入了迷,就连平日里活泼爱动的男孩们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看。老师其实不是真的老师,她是黑龙江省的科普志愿者——刘天莹。

demo.jpg

这个戴着眼镜、斯文大方的女孩是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四年级的学生,她研究的方向正是这些让孩子们听得入神的昆虫。9月20日,“科普志愿者进课堂”活动走进了哈尔滨市花园小学,这已经是刘天莹第三次给学生们讲课。

demo.jpg

 “面对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面对大家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常常是既兴奋又紧张。虽然每次备课和上课都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但能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讲给孩子们听,能在提升我省青少年科学素养方面做点什么,还是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作为一名高校科普志愿者,刘天莹既是班级支部书记,还是校团委实践部副部长,参加过多次社会科普实践活动,特别是对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活动的经验比较丰富。她的这门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下课了,小朋友们还会围着这位大姐姐,问这问那。每一次,小刘老师都会耐心细致地解答。

demo.jpg

在黑龙江,像小刘老师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黑龙江省科协把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为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建立科普长效机制、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刘老师”,加入到了科普志愿者队伍中。目前,全省登记注册的科普志愿者首次突破一万人次,在全国各省中排在第12名。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光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的刘志海,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刘教授作为中国光学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光学学会理事,经常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开展科普工作——博士生导师为青少年当起了科技辅导员。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他还组织开展了“科学进万家”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科技课程和小实验,把深奥的物理原理讲给小同学们听,为孩子们开启了充满爱与科技新知的旅行!

demo.jpg 

demo.jpg

demo.jpg

“9月17~19日,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公众科学素质是一项基础工程,我们把重点放在孩子们的身上,通过增强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来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今后,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志愿者招募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走进课堂!”省科协科普部刘洪辉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说。

dem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