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强国梦初心不改爱国情 记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刘永坦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作者:吉星 本报记者衣春翔
2019-01-10 17:02:45

1月8日,人民大会堂,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接过了2018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已年过八旬的刘永坦对这样的舞台并不陌生,他曾在1991年和2015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但他告诉记者,除了这份至高荣誉,他更看重的还有他和团队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做成了点儿事,这事离开团队的力量也是绝对无法做到的。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一种无上的光荣,这份殊荣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的团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刘永坦用自己毕生的理论和实践诠释着“创新”二字的深刻内涵。刘永坦是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他曾发过一个宏愿,那就是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为此,40年来,他带领团队艰苦奋斗,不惧困境,砥砺前行,致力于中国新体制雷达事业的发展,科技创新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筑起了“海防长城”。在刘永坦和他的团队眼中,这样的成果能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从黑龙江“走”出来,也是一种必然。

“可以在科研成果上堂堂正正地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心情是何等舒畅”

“我学有所成,当然要回国。在英国,无论我工作多么努力,取得了多大的成绩,终归是在给别人干活。回到祖国,我可以在科研成果上堂堂正正地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心情是何等舒畅!”1981年,刘永坦在英国进修结束后立刻起程回国,回到哈工大开展新体制雷达相关研究。 

实际上,当时的科研人员已经有很多的人生选择,他们可以选择进入外国的实验室,可以选择“下海”经商,即便留在高校,也可以选择比较容易出成果的科研方向。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刘永坦的选择并不好,对于看起来“希望渺茫”的新体制雷达,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有很多事可以做,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

新体制雷达被称为“21世纪的雷达”。当今世界千余种雷达中,新体制雷达不仅代表着现代雷达的一个发展趋势,而且对航天、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也都有重要作用。访学期间,刘永坦所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就在做这项研究。当时,刘永坦参与到该校重大科研项目“民用海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部分研制工作,并顺利完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号处理机的研制工作。正是通过这次难得的科研任务,刘永坦对新体制雷达有了直观的认识,并萌生出一个宏愿——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

“我国有近300万公里海洋面积,但当时能有效监测的不到20%。大部分看不到、管辖不到,别人进入我们的海域我们都不知道。”刘永坦说,“如何能看得远、如何把我们的海域全都保护起来,这是国家的需求,所以一定要做出这个新体制雷达。如果别人先做出来了,我国国防安全会受到影响。核心技术必须靠我们自己的智慧和奋斗拼出来、干出来。”

在刘永坦看来,要想完成宏愿,回到哈工大和黑龙江是最好的选择。

1953年,成绩优异的刘永坦以第一志愿考入哈工大。1958年,刘永坦在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并正式成为哈工大的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在哈工大学习和任教的岁月里,他一直受到“八百壮士”精神的感染,他相信,在哈工大能够组建一支能打科研“硬仗”的团队。

但刚一回国刘永坦就遭遇了很多困难。当时“新体制雷达”还只是一个概念,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曾对这种新体制雷达进行过突击性的会战攻关,但由于难度太大、国外实行技术封锁等诸多因素,最终未获成果,国外当时也没有做出突出的成果。

刘永坦毫不气馁,他带领团队在荒无人烟的试验现场埋头苦干。这是一项充满未知的研究,不仅前途未知,而且工作本身也不可让人知。经过800多个日夜、数千次实验以及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他们系统地突破了海杂波背景目标检测、远距离探测信号及系统模型设计等基础理论,创建了完备的新体制理论体系,并于1989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

1990年4月,雷达站完成了整机调试。

1990年10月,国家多个部门联合举行的鉴定会宣布——新体制雷达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

199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我们做,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被实践证实并得以丰富发展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只有这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才是我们完成创新科研工作的指导方针。”研究成果虽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刘永坦觉得还远远不够。他告诉团队成员们,倘若成果不能变成真正应用,那对国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面对人生的又一次重要抉择,刘永坦再一次做出了为大义舍小利的决定。随后发生的事情,让刘永坦深深感动了一回。在得知他的决定之后,团队成员竟然全部义无反顾地做出了全力支持的决定。团队骨干都说,“刘老师艺高胆大,又善于团结大家一起协力攻关,我们跟着刘老师干有信心。”

“新体制雷达项目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它对国家、学校和专业都意义重大,我们压力很大,但必须做好。”1997年,新体制雷达被批准正式立项,哈工大作为总体单位承担研制工作,这在国内高校中还是首次。刘永坦和他的团队深知,面前是一条只能进不能退的路。

为节约时间和经费,刘永坦把队伍拉到离试验场地最近的废弃民房里,现场环境十分恶劣、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常常一待就是几个月。为尽快把科研成果投入国防应用,他们时常吃睡在现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连熬几个昼夜……

“一个一个研究,一个一个排除,可以说,这十几年我们是在解决强大的电磁干扰中成长的。”回忆起从实验场地转战到实际应用场地的岁月,团队成员都唏嘘不已,很多理论、技术上的难点和空白仍需要去解决、去填补。再加上地域和环境的差异,实际工作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这类项目一般都是由专业院所才能完成,绝非一所高校能做到的,而刘永坦团队当时仅有二十几人。

“这些家在哈尔滨的队员,每一次去基地常常要干两三个月然后才能回来休整几天。”刘永坦说,“能为国家的强大作贡献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使命。国家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我们做,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耀,团队队员尽管清贫却干得有劲、觉得光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继续提高雷达性能的要求,又通过10余年的艰辛努力和刻苦攻关,刘永坦和他的团队又一次圆满完成了任务。刘永坦为之不懈奋斗的新体制雷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对长期以来困扰雷达的诸多威胁提供了有效的对抗技术措施,而且比其他技术造价低,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2015年,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在保卫祖国海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任何一支团队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在刘永坦团队骨干的眼里,这支“雷达铁军”的“精神”包含刘永坦所秉承的性格和情怀是敢于迎难而上、挑战自我的气魄;包含哈工大“八百壮士”与祖国共命运,勇于担当重任的爱国精神;包含黑龙江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他们认为,正是这些精神力量,鼓舞着来自不同专业的他们克服困难,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围绕一个方向,聚焦一个领域,刘永坦院士这种不以困难为断点,不以成就为终点的精神,是哈工大的科研传统,是在龙江大地上孕育出的宝贵精神。”哈工大相关负责人说,多专业组成团队,坚韧不拔啃科研“硬骨头”,这个传统还催生了哈工大的小卫星团队、激光通讯研究团队、机器人等科研团队,为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还很迫切,我不能懈怠”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作为我省唯一的两院院士,刘永坦十分耀眼。但在刘永坦眼中,最看重的还是“教师”这一身份,最在意的还是为国家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在近60年的教育生涯中,虽然科研任务繁重,但他一直坚持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为我国科技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教60年来,刘永坦一直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讲授过10多门课程。有两年,他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连续讲授4门课,近300学时。1989年5月,他主编的《无线电制导技术》作为全国统编教材出版。1999年10月,他出版了专著《雷达成像技术》获得首届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图书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开始率领团队进军新体制雷达研究之后,作为主帅,刘永坦承担着比别人更加繁重的工作,特别是在基地做试验的劳动强度也远非常人可比,并且常常由于赶不上吃饭而用面包充饥,困了就倒在实验室的板凳上凑合一觉,疼痛难忍的腰间盘突出曾让他几个月难以行走。有一年,刘永坦旧病复发,腰像是断了一样疼,却仍然坚守教学岗位,照常默默地忍住剧痛为学生讲课,旁听青年教师试讲课。直到有一次从课堂上下来,一位研究生发现他脸色苍白,知道老师病痛又突发了,才不顾反对扶着他送他回了家。在家养病的日子里,刘永坦又多次让教研室的老师把研究生邀请到自己家里来,和学子一起讨论论文的修改,并给予精心指点。

“坚持你的理念,努力实践,克服途中的困难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刘永坦培养研究生更看重学生本身的学习愿望、做科研的热情和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他将强大祖国国防作为毕生追求和坚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也反对学生选那些华而不实、脱离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空题目”,主张“真刀实枪放到真实的环境里去锻炼”。他的博士研究生们的课题都来自具体科研实践,都是国家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刘永坦培养的学生都获得了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科研和教书育人是相辅相成的,重大科研课题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了丰富生动的课堂,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是科研中十分重要的生力军,也是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迄今为止,他培养的硕士和博士中,不乏两院院士和国家级专家等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人才,他的很多学生已成为我国空间遥感、雷达技术等领域的领军人物。

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贡献,刘永坦获得了当之无愧的荣誉。他1992年、1993年连续被航天部评为“人才培养先进个人”,1993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获人民教师奖章,1995年获哈工大“伯乐奖”,1997年获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

当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时,刘永坦却始终不忘初心。面向国家未来远海战略需求,耄耋之年的刘永坦依然活跃在科研前线,继续带领团队规划实施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逐步开展分布式、小型化等前瞻技术的自主创新。投身教育事业60年的刘永坦还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新体制雷达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完成,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还很迫切,我不能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