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本能”去挑战无限可能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作者:林琳
2018-10-15 16:27:57

demo.jpg

《反本能 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

卫蓝 天地出版社

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为什么我们经常重蹈覆辙?人为什么喜欢待在舒适区?我们为什么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走向卓越?答案是:“本能!”

“本能”来自基因的硬连接,它们对我们的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类大脑约有八成神经元位于小脑,仅有不到两成在皮层区域,这意味着我们的大多数行为来自原始的本能,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本能虽然可以让我们用极为微弱的线索觉知到危险,但是却无法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我和事物。而对自我和事物的探索,需要我们反抗本能的直觉和思维。

本书正是以“反本能”作为着力点,对自我行为和思维的改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当战胜潜意识里美化自己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正视自己的不足;当战胜攻击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当战胜狭隘的本能时,我们才能看见更加真实的世界,洞悉事物本来的样子……只有通过反本能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从已经习惯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真相,才能对抗阻碍我们提升的习以为常。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加美好和优秀一些。比如减少自己的一点小赘肉,让自己看上去更健康,让自己的成绩更好一些,或者希望改变羞怯的性格,让自己敢于去表达。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愿景,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对生活有那么多抱怨和不满了。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走向卓越呢?

1.认知模式的稳定性

俗话说“三岁看八十”,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模式就已经被外界环境培养起了一个较为基础的模式,作为我们后期认知事物的模板。当我们遇到相似的场景时,我们便会提取以前相应的行为作为反应。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个事物时,我们的行为都会经过一个“图式”,而改变的本质则是换一个“图式”。但是这个过程非常困难,因为这个图式已经伴随了我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父辈相对来说比较固执一些。

2.急功近利

有些时候,我们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办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可能在付出的过程中,在看不到想要的结果时,便会选择放弃。

记得以前一个朋友告诉我,她上学的时候有段时间非常努力地学习英语,但总是考试结果不理想。后来,她索性将重心放在其他科目上,这个时候她的英语成绩反而突飞猛进。看上去感觉反而是“松懈能够提高成绩”。

事实真的如此吗?不是的,因为我们的收益都存在滞后性。改变并不会立刻发生,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才会出现效果。当自己开始放松的时候,以前的积累反而开始出现了成效,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以为是我们“玩”的状态带来的。很多人没能在正确的路上坚持到成果出现的时候,也就与优秀无缘了。

3.一直停留在舒适区

足球运动员会被要求用反脚踢球,或者以最快速度跑完全场。但是足球爱好者则没有教练强迫,他们更倾向于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踢球,他们只是享受这个过程。

后者就是在自己的舒适区去行事,所以他们的球技进步水平也更有限。而足球运动员则是被要求用各种不舒服的方式去踢球,虽然感觉挺折磨人的,但是他们也因此变得更优秀,进步更大。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更多地会用我们习惯的方式去学习、去工作,但是这很难让我们进步。所以,我们也不奇怪为什么有的人有十年工作经验但是却还没有成为专家,因为他们并没有积累十年的经验,而是同样的经验用了十年。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舒适区,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离开舒适区往往意味着短期的效能降低,就像左脚踢球的运动员一开始会踢不好一样。

凡此种种,走向卓越的过程充满非常多的阻碍,大多数人的“优秀之路”往往都会以失败告终。

这本书更注重于启发性,它不仅给出了很多具有实操性的方法,而且解释了一个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背后的根本,让大家不只局限于这本书的方式,而是可以根据原理去寻找更为适合自己的改变策略。

编辑:肖笛 责编:赵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