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来时的路 关乎我们未来的样子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作者:晁元元
2018-10-15 16:29:47

demo.jpg

《那年那信》

敬一丹 浙江人民出版社

见信如唔,纸短情长,一封来,一封去,电邮和社交软件泛滥之前,那些慢时光,关山阻隔、鸿雁传书,情思绵延。

《那年那信》是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家世”式的成长记录。这是普通新中国家庭的故事,点点滴滴中有辛酸有欣喜,始终伴随着家人的浓浓温情。敬一丹通过“信中信”的方式来讲故事,30篇文章中浓缩了1700封家书,满满的生活细节,勾勒出随着不同年代而变迁的世态景象。

这本书的《序》是敬一丹父母所写,《序》中说:我们想,自己的家信,自己珍惜,对别人也许没什么。而女儿觉得,这些信可以看到一个家,又不仅仅是一个家,就像拼图,一个个家庭拼出了世间图景。不同的年代,世间图景在变化,这些信也有着民间的历史记录价值。

敬一丹回忆,《那年那信》封面绘制的邮筒是她年少时宣泄情感的通道。曾经的她将困惑、不安都写到信中,投进了邮筒。投出的每一个问号,都期待得到回答。

看家书总是让人又哭又笑。有些回忆是有痛感的,敬一丹不希望那些日子就这样白白过去,记录是为了告诉她的女儿:希望你再也不要遇到。

本书从1950年写起,时间跨度68年,涵盖了五代人各自不同的成长历程。无论你是哪个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回首过往,会看得更清晰透彻,未来的路自然会走得更从容明白。在一次读者见面会上,作为特约嘉宾,白岩松这样评价《那年那信》,这本书能够提醒现代的年轻人:去复原你家族的历史,去了解你父母的故事,了解你爷爷奶奶的故事,了解一下你这个家族经过了怎样的千山万水有机缘地相遇。他认为,这是敬一丹这本书特别重要的一种价值,而亲情、友情、成长、人,才是亘古不变的东西。

书里都是故事。有一些牢牢印刻在敬一丹的记忆中……

13岁时,父母都去了外地,我管家,经常要给弟弟们补衣服。那天,妈妈临时从外地回家,她在厨房忙活,我和以前一样,在缝纫机前给弟弟们补裤子。补丁有点儿厚,我使劲儿推,“咔嗒”一声,手上一震,啊,缝纫机针穿透了我的右手食指。我的手指动弹不得,并没有觉得很疼,倒是吓了一跳。

咋办?惊慌地喊:“妈——”。我妈赶来,神色有点儿紧张,但并没慌张,她缓缓地推缝纫机的倒轮儿,机针慢慢地从我手指拔出来。这时候,疼了,我看到,我的手指甲的针孔里,渗出一滴血,就像一颗红珍珠。

这时,我妈并没有安抚我,而是大声喊来两个弟弟:

你们俩,记住,你二姐给你们补衣服,手指都扎穿了。她也不是大人,她才比大弟大3岁,她替妈妈爸爸照顾你们,你们长大要是不对你二姐好,你们就丧良心了!

回顾往事,敬一丹觉得,假如当年妈妈把她抱在怀里安慰,她就会立即哭,就会委屈,就会觉得自己很可怜。而妈妈当时的做法既教育了弟弟,也教育了她。

她说:“一直到现在,我们姐弟之间手足情深。我妈完全是在进行机会教育,我的妈妈很有性格。”

在《那年那信》一书的封三里,一个精巧的小口袋里夹着敬一丹写给本书读者的信:

“我小时候就发现,家里床底下木箱里,放着妈妈爸爸的信,四个子女在长大,家信也越来越多。父母开始怀旧时,整理了1700封信;我开始怀旧时,细读了这些信,听说80后也开始怀旧了,一代又一代,以怎样的目光看这68年的信呢……”

怀旧,是一种珍视,是一种不愿意忘却的态度。记忆是一个人的本能,记录是媒体人的自觉,而纪念体现了代际的传承。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记录也是敬一丹工作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在她看来,只有知“根源”,才能走更远。

“回望,连接着昨天,今天,明天。我期待读者会意的眼神。”她说。

编辑:肖笛 责编:赵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