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大军”织网记(四)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2020-02-23 10:48:31

陈春辉 王东刚 夫妻战一线

demo.jpg

夫妻二人逐户排查。

2月20日上午,陈春辉和王东刚又成了“复读机”。当网格员以来,有些话他们每天都要“磨叨”上百遍,负责的4栋楼每天要跑20多趟,真是跑肿了腿,磨破了脚。

牡丹江分公司(管理局)八五〇农场有限公司社区第四居民委的陈春辉和丈夫王东刚作为最基层的网格员,连续20多天默默坚守奉献,成为战“疫”一线最佳“夫妻档”。

封城封区以后,他们又化身“代办员”“采购员”“快递员”,每天奔走在超市和小区楼栋间,及时为居民送去米面、蔬菜、药品等必需品。78岁的张顺其因心脏支架需长期服药,王东刚和媳妇分头跑遍场部的药店也没买到,他们立即报告农场指挥部,派车到虎林市买回来又送上门。老人感动地连连说,“多亏有你们,真是太感谢了”。

看到值勤人员或居民口罩总断流儿,他们委托外地亲戚代购100个医用口罩,免费发给大家。居民赵圣泉家没消毒液,陈春辉就自带喷壶去消毒;冯春家电视欠费了,自己不会摆弄网络,王东刚立马给他交上……谁家有急难事,夫妻俩都会及时去给解决,而他俩却经常凉开水就馒头,对付一顿饭。

由于防控工作繁忙,家里老人有病无人照顾,他们对父母充满歉意,但还是要坚守自己的岗位。(文/摄 朱磊 许巍 记者 吴树江 刘楠


胡晓刚 社区就是主战场

demo.jpg

胡晓刚(右)在社区做消毒。

“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心里都有顾虑,关键时刻社区工作人员要冲到一线,条件虽然艰苦,但抗击疫情不能等,我们都要行动起来。”面对疫情防控工作,沾河林区红旗社区网格员胡晓刚这样说。

对于胡晓刚来说,社区就是他和“战友们”的主战场。胡晓刚所包辖区面积大,多是平房,住户分散,又是老人居多。除了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他还给居民们看疫情的相关新闻报道,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同时注重安抚居民们的情绪;他还经常到体弱多病及岁数大的居民家中,帮助消毒,开窗通风,叮嘱一定要多洗手,有任何问题向社区报告;上门服务,给居民口罩、酒精等医疗防护物资;遇到爱聚集的老年人,就建议他们用听广播、看电视、聊微信等方式解闷。

胡晓刚的爱人刘淑珍患有僵木状态精神分裂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平时根本离不开他。但面对疫情防控工作,他在春节将患病的妻子托付给亲戚照顾,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我家里没有面和油了,也不敢出去买啊!”农历大年初三一大早,70多岁的张文清老人打来了求助电话。“好的,我来想办法,一定让您二老生活有保障!”胡晓刚把刚买到的面、油和青菜送到了老人家中,老两口十分感动。(文/摄 李勃 记者 马一梅


刘艳秋工作不能怕琐碎

demo.jpg

刘艳秋(右)为辖区居民解决生活困难。

2月20日一大早,富裕县富裕镇宏晨社区的网格员刘艳秋同往常一样,在其执勤的塞纳豪庭小区巡逻检查,突然看到一居民正要从隔离栅栏上钻过来,她立即进行了劝说阻止。

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作为富裕县宏晨社区15委委主任兼网格员的刘艳秋,每天早晨起来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自己负责的小区检查巡逻、劝导,到小区的每一栋居民楼检查楼道消毒情况,还要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生活上各类问题。

源于大家对刘艳秋的信任,辖区内600多户居民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要给她打个电话咨询商量。辖区居民张登富两口子都是聋哑人,平时交流起来非常不便,通过小区的居民群里说了家里没有口罩的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刘艳秋和一名工作人员立即张罗起来,经过多方努力,刘艳秋把准备好的口罩在第一时间送到张登富家。

面对每天的小区的繁琐细碎工作,刘艳秋说:“我们只有多跑几次,居民就能少出点门,居民们安全了,我们再苦点累点也不算什么了。”(文/摄 申震 记者 姚建平


张璟贤耐心劝灭“无名火”

demo.jpg

张璟贤正在修理破损围挡。

疫情防控期间,在哈尔滨新区平房片区兴建街道上海新村社区里总能看到一个人的身影,小区卡点值守有他,送酒精有他,挂宣传条幅有他,维修小区围挡也有他。他就是上海新村社区网格员张璟贤。

采访张璟贤时,他刚刚和同事交接完小区卡点值守工作,马上要去修补封闭小区的围挡。扶起围挡、用铁丝将围挡与铁丝网连接,几分钟后,损坏的围挡就修好了。张璟贤说,他都不记得已经修过多少次围挡了。

作为上海新村社区里唯一的男性网格员,张璟贤主动承担起了社区内所有的粗活重活。

在走访排查中,张璟贤更是一人就担起了几百户的排查任务。他充分发动居民楼长熟门熟户的优势,在微信群里随时和大家沟通,外地返哈人员信息、垃圾清理状态、邻里需求等大事小情,张璟贤都了如指掌。上海新村社区里老年人居多,严格的封闭管控,致使部分居民有时会对一线工作人员发“无名火”。张璟贤就采取“怀柔政策”,对想要外出的老年人耐心细致地劝导,生活上关心他们的需求,将蔬菜等必需品送货到家门口,尽量减少人员外出次数。(文/摄 于晓明 记者 韩丽平


龚岩 哈尔滨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

demo.jpg

《门神赋》

——献给我局首批赴道外抗疫同事

天光夜晓,披挂已好。

神气满满,瘟神吓跑。

自行驾车,穿俩棉袄。

道别妻女,只为静好。

金睛查险,一个不少。

礼貌待人,原则是宝。

应急应险,预案定稿。

召必应战,全无计较。

兄弟齐心,有你真好。

但待花开,做你青草。


张书香 哈尔滨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总稽核师

demo.jpg

局里为了集中设定管理卡点,整合值守人员,今天我被调换到江畔社区的卡点。早晨 5 点,天还是暗的,寒气扑面而来,漆黑的夜泛着路灯若隐若现的光亮,宽敞的大街上几乎没有车。想着能让值夜勤的同志早点回家,我车开得飞快。

早上 7 点左右,上班的居民陆续集中到卡点,我们有点应接不暇。一个要去接班的女士焦急地说自己要迟到了,催我们登记再快点。她的话顿时点拨了我:上班的居民天天都要出入,每次重复登记详细信息确实太耽误时间了。于是,我们给每个居民编上序号,写在居民单位介绍信上,并协调办事处将 112 人的信息录到电脑打印出名册,增加 10 天的日期栏用于直接勾划。

demo.jpg

再到上下班时,报一下自己的序号和名字,一两秒钟就 OK了。小小的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缩短了登记人员和居民接触的时间,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

在防控疫情设卡值守工作中,更让我感动的是和我一同奋战的战友。欧阳纪兵和王刚两位同事的家属都一直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现在他们自己也要奔赴战场了,老人的担心、孩子的哭泣让他(她)们感到心酸,但是还是毅然选择舍弃“小家”保卫“大家”,党员英勇冲锋、不计得失的精神让我感动。晚上 10 点下班,路上没人没车,女同事心里多少都有些害怕。同班不同卡的同事知道后,主动联系接送她们,无论是否顺道。真情和友爱就这样在同事之间传递着、飞奔着。

demo.jpg

今天的工作告诉我,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就好,何况我还有这样一群可爱又团结的同事。明天还要起早,加油!


谢芳 哈尔滨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科员

今天,我才注意到膝盖上的淤青,回想起第一天值卡,在东原街道卡口和社区大姐一起粘贴宣传画板时,我俩同时滑倒,忍着严寒、忍着疼痛,我对自己说“加油谢芳,你是最棒的!挺住!”

demo.jpg

虽然受伤了,但从来没后悔过,反而很荣幸自己是第一批下沉的党员干部中的一员。 80 后的我们,在家是父母的宝,在工作中则是勇敢无畏的战士。每天早出晚归在寒风中工作,尤其晚上值班,需要在零下 20 多度的寒风中坚守 5 个小时,为进出车辆人员登记记录,真是难熬。不过,幸好有局领导给我们配备的军大衣,替我挡住寒冷的冰风!由于口罩佩戴时间长,耳朵勒得生疼,里面全是水珠。

社区居民的理解和包容是我们在艰难环境中继续前进的动力。道外区多是老旧小区且非封闭式管理,居民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人员密度集中,工作量很大。多数居民配合度很好,个别居民在出入登记时有急躁情绪,经过耐心沟通和心理疏导也可以配合我们工作。今天更有热心居民为我们送来了奶茶!一句“你们工作辛苦了,感谢你们,有你们值班站岗我们更加放心”让我们心里暖洋洋的。 因为工作艰苦,而且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我也没告诉家人自己的决定,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但是我知道你们一定会支持的。

demo.jpg

总有一声惊雷打破夜的静谧,总有一份责任需要铁的担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兑现自己的入党誓词。为了这座美丽城市的健康,为了人们早日摘下口罩,呼吸新鲜空气,我愿尽一份小小的责任。


王玉华 市人社局组织人事处主任科员

今天是我的生日,但是也是我在道外区崇俭办事处 8 号防控点第二天执勤的日子。家里人心疼我,希望我和单位申请调整一下今天卡点值守的工作,想帮我庆祝一年只有一次的生日。我理解家人的爱护,但是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期间最吃劲的时候,我绝不能退缩!"现在的防疫工作形势严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首先应把完成任务放在前头,涉及个人的事都是小事,况且过生日只是个形式,防控工作耽搁不得"在我的劝导之下,家人都表示理解。

demo.jpg

正当我认真值岗,为居民出入进行登记时,一份惊喜送到了我眼前,哥哥竟然买了份蛋糕送到抗疫值守点,代表所有家人祝我生日快乐!同事们也对我表示了祝福。这个生日虽然没有鲜花也并不热闹,远离亲朋也缺少拥抱,却让我终生难忘,因为我并肩携手的战友,因为我关怀备至的家人。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希望我的生日愿望可以早日实现:抗“疫”胜利,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