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维度探究传统艺术之美
  来源:黑龙江日报客户端  作者:陈华文
2019-05-21 15:54:04

demo.jpg

《根源之美:中国艺术3000年》

庄申 中信出版社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有其产生的特定时代和文化土壤。在中国,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家族中不可分割的组成,彰显着无与伦比的魅力。这些年来,人们之所以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艺术,就是因为透过这扇窗户,能够审视古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社会风貌、生活日常和价值追求。中国传统艺术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和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紧密相关。《根源之美:中国艺术3000年》(全三卷)对于了解中国艺术的浩瀚气象,带来多方面的启发。

本书中百分之九十的内容,是庄申1978—1987年利用九年时间,应香港刊物《百姓》之约,在“根源之美”专栏中,陆陆续续撰写的120余篇艺术随笔组成。书中的每篇文章皆能独立,皆成话题,有趣有料。本书没有采用生涩的学术语言和严谨的理论逻辑框架,而是用温情的汉语言,以历史朝代为序,由商周时期的甲骨文起笔,止于清代“唾壶”(痰盂)的演变。每编分器物、绘画、书法、服饰、雕刻与建筑等若干章节,从艺术品的风格、造型到用途,揭示其蕴含的文化、历史、社会、宗教及哲学要义,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养和艺术洞察力。

《根源之美:中国艺术3000年》一书中,用相当的篇幅论述古代器物之美。如史前的彩陶、商周的尊鼎、战国的玉、汉代的炉、隋朝的陶罐、唐代的酒器、宋的水纹瓶、明清的家具,以及其他杂件。通常艺术史常被疏忽的这些领域,却在书中光彩熠熠。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器物,不同器物的装饰,能告诉人们它所产生的时代,还能破解古人的生存状态和审美心态。古代器物当中,青铜器的地位格外明显。中国先祖们学会铸造和利用青铜器,意味着历史彻底告别了石器时代,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绘画无论是选题、构图、造型,还是立意、观念、情趣等方面,和西洋绘画都有显著的差异。书中,在论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时,从作品本身探讨更多的文化寓意。例如,在分析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传世之作《步辇图》时,庄申认为平面的构图中,通过人物疏密关系呈示“宾主”关系。另外,从朝觐者禄东赞的窄口服饰上,其许多圆点环绕小鸟的图案中,可以看出这种图案来自当时波斯帝国的拉珊王朝。这些细微之处,见证了唐朝的开放。再如唐朝张萱的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再现了贵妇春日外出游览的景象。该画作中谁是虢国夫人,谁又是侍女和保姆,历来争论不休。而庄申则从画面中的人物体态、表情、发髻、服饰等,判断画面中谁是真正的“主人”。再则,庄申认为所谓“游春”,其实就是当时一种流行的风俗:三月三的这一天,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要到郊外洗掉“鬼气”。如果庄申没有丰富的历史民俗功底,对传世名作的解读,不可能这么独特和新鲜。

而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综合性呈现。庄申在本书中,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四合院,从历史变迁与伦理道德两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建筑普遍采用“木构架”,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北京四合院就是典型的代表。但有人认为:四合院是保守、封闭的象征,可是庄申指出:这种建筑体现着数千年来以孝为大的家庭伦理观念,唯有群居于结构谨严的四合院中,方能几代同堂,充分尽孝。建筑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仅在中国,世界亦然。尽管中国传统建筑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究秩序、等级、适合礼度,可是中国园林恰恰相反,看重曲折变化和诗情画意。笔者认为,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高明之处,在建筑形式、建筑格局、建筑艺术方面交融互动。

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其认知并非一成不变,伴随着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民俗学的新发现而有很多新认知。艺术之美的广度和深度是在发展的,而中国传统艺术内在的根本精神是相对固定的,笔者认为是“气”的宇宙和“礼”的世界,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和”。本书呈现海纳百川的学术气度,明确地从艺术通向文化,从艺术进入生活,散而不乱,彰显了庄申对中国艺术理解方式的开放理念,也映衬出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另一种方向。

编辑:肖笛 责编:赵宇清